本报讯 (通讯员 钱茹冰)“入党一直是我的梦想,这次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让我作为一名技术骨干的荣誉感、幸福感大大增强了,今后立足产业发展、持续创新钻研的动力也更足了!”近日,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部长、特级技师张忠明通过工会组织的推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这是苏州市总工会打通企业技术骨干与党员队伍双向转化通道,大力锻造新时代“红色工匠”的一个生动缩影。

    自200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张忠明扎根工作勇于创新,持续锤炼业务水平,从一名普通的电仪维护员成长为吴江区劳模、特级技师。2019年,张忠明创立“吴江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聚焦节能与电气技术创新,为公司降本达2500万元。此外,他负责质量管理专项课题攻关项目超20个,完成改性牵伸丝与复合低弹丝开发项目4个,起草“异形涤纶牵伸丝行业标准”1项,获实用与发明专利各1项。工作期间,他还主动做好“传帮带”,为企业培养高级技师3名、技师15名、高级工超30名。

    企业技术骨干在业务上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如何进一步凝聚红色力量,引领更多职工争做新时代“红色工匠”?日前,苏州市总工会联合苏州市委社工部、苏州市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红色工匠”品牌建设 进一步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持续加大“匠变红、红成匠”工作力度,打通企业技术骨干与党员队伍双向转化通道,三年内把100名生产经营骨干和劳动模范发展为党员,把100名一线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和劳动模范,实现“红色更纯,匠心更足”。

    《方案》共包含四大方面,涵盖强化思想引领、扩大组织覆盖面、构筑人才蓄水池、构建联盟组织体系、完善服务阵地建设、丰富职工服务项目、打造特色品牌等12条举措,提出精选企业管理精英和业务尖兵担任党工组织负责人,在职工集宿区组建行动支部提升治理效能,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工组织覆盖,组建跨企业优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等内容。此外,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不少于200名市级以上工匠人才;每年资助2000名职工提升学历或技能;每年开展全市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不少于100场,带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各类竞赛不少于1000场次;每年组织工匠人才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000场次等一系列举措,助力持续深化“红色工匠”品牌建设,推进党建引领、工建赋能的组织体系建设。

    苏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吴洪斌表示,将紧密结合苏州产业发展实际,持续深入探索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机制,全面深入推进“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实施党小组、班组、工会小组联动共建,擦亮“红色工匠”工作品牌,进一步丰富党建带工建工作内涵,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更好地服务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工人报

点赞(0)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